法国军事管辖区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1940年—1944年
国旗
徽章
“占领区”:德国(粉色)及意大利(黄色)在法国的占领区、“自由区”(紫色)、“禁区”(大西洋沿岸)、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军事行政区及德国兼併的阿尔萨斯-洛林地位德国军事管辖(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领土行政中心巴黎军事指挥官 • 1940-1942 奥托·冯·施蒂普纳格尔(英语:Otto von Stülpnagel)• 1942-1944 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 1944 卡尔·基钦格
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 1940年6月22日• 安东行动 1942年11月11日• 解放巴黎 1944年8月25日
前身
继承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法国军事管辖区(德語: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法語:Occupation de la France par l'Allemagne)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临时管辖机构(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用于管辖位于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占领区。这一地区在1942年11月由“占领区”(法語:zone occupée)更名为“北区”(法語:zone nord),而先前南部未被占领的“自由区”(法語:zone libre)则更名为“南区”(法語:zone sud)。
簡介[编辑]
德国国防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订立占领管辖的条款。此时法方和德方均认为占领将只是暂时性的,并认为英国也将很快议和。在条款中,法方同意将其所有士兵作为战俘处置,直至一切冲突结束。
“法兰西国”(法語:État français)取代战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主权和领土范围被限制于自由区。由于旧都巴黎坐落于占领区内,因此其政府所在地往南迁移至奥弗涅的水疗城镇维希,使此政权通称维希法国。名义上维希政府对全法国具有管辖权,但在占领区的军事管辖事实上由纳粹独裁。1942年11月11日,为应对同盟国于1942年11月8日入侵法属北非的火炬行动,使德国和意大利在安東行動入侵了自由区,将军事管辖扩展至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仍旧存在,但其权力更加受限。
在诺曼底和普罗旺斯的登陆行动之后,法国获得解放,军事管辖也由此结束。名义上军事管辖由1940年5月持续至1944年12月,但事实上法国的大部分领土在1944年夏季即已全部解放。
另见[编辑]
自由法国
维希法国
二戰時期的巴黎
延伸阅读[编辑]
Isabelle von Bueltzingsloewen, (ed) (2005). "Morts d'inanition": Famine et exclusions en France sous l'Occupation.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ISBN 2-7535-0136-X
Philippe Burrin(法语:Philippe Burrin). France Under the Germans: Collaboration and Compromise. New York: New Press. 1998. ISBN 1-56584-439-4.
Robert Gildea (2002). Marianne in Chains: In Search of the German Occupation 1940–1945.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0-333-78230-9
Gerhard Hirschfeld(德语:Gerhard Hirschfeld) & Patrick Marsh (eds) (1989). Collaboration in France: Politics and Culture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1940-1944. Berg Pub, ISBN 978-0854962372
Julian T. Jackson (2001). France: The Dark Years, 1940–194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20706-9
查论编纳粹德国行政领土(1939–1945)纳粹德国行政区划
纳粹德国吞并领土(英语:Areas annexed by Nazi Germany)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波蘭總督府
亚得里亚滨海
阿尔卑斯山麓
军事管辖区(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
法国(1940/42-1944)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1940-1944)
塞尔维亚(1941-1944)
希腊(1941-1945)
波兰(1939)(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in Poland)
苏联(1941-1944)(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总督辖区建立
挪威(1940-1945)
荷兰(1940-1945)
东方(1941-1945)
乌克兰(1941-1944)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1944)
计划
勃艮第
顿河-伏尔加河
莫斯科
高加索
突厥斯坦
查论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
奥地利
白俄罗斯(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Byelorussia during World War II)
比利时(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Belgium during World War II)
海峡群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the Channel Islands)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爱沙尼亚(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Estonia during World War II)
法国
希腊
匈牙利
意大利
拉托维亚(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atvia during World War II)
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
卢森堡(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uxembourg during World War II)
摩纳哥
荷兰
挪威
波兰(英语:Occupation of Poland (1939–45))
圣马力诺
乌克兰
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
另见:纳粹德国吞并领土(英语:Areas annexed by Nazi Germany)·專員轄區·军事管辖区(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
查论编纳粹德国及占领区行政区划纳粹德国行政区划大区
巴登-阿尔萨斯
拜罗伊特
柏林
科隆-亚琛
杜塞尔多夫
东汉诺威
东普鲁士
黑森选侯
埃森
弗兰肯
哈雷-梅泽堡
汉堡
黑森-拿骚
下西里西亚
马格德堡-安哈尔特
美因弗兰肯
勃兰登堡边境
梅克伦堡
摩泽尔蘭
慕尼黑-上巴伐利亚
纳粹党海外组织(英语:NSDAP/AO)
波美拉尼亚
萨克森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西里西亚
施瓦本
南汉诺威-不伦瑞克
图林根
上西里西亚
威悉-埃姆斯
威斯特法伦-北方
威斯特法伦-南方
威斯特马克
符腾堡-霍亨索伦
帝國大區
克恩顿(英语:Reichsgau Kärnten)
下多瑙
上多瑙
但泽-西普鲁士
佛兰德
萨尔茨堡
施泰尔马克
蘇台德蘭
蒂罗尔-福拉尔贝格
維也納
瓦隆尼亞
瓦爾特蘭
部份兼併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
波蘭總督府
加利西亞(英语:District of Galicia)
克拉科夫(英语:Kraków District)
盧布林(英语:Lublin District)
拉多姆
華沙(英语:Warsaw District)
德國佔領區民政首長管理區(英语:Chief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阿爾薩斯
比亞維斯托克
克恩滕和克雷恩
但泽
洛林
下史泰爾馬克
卢森堡
齊辛瑙
專區(英语:Bezirk)
比亚韦斯托克专区(英语:Bialystok District)
布鲁塞尔专区(英语:District of Brussels)
軍事行政區(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
比利時及北法蘭西
法國
斯洛伐克
希臘
盧森堡
波蘭(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in Poland)
蘇聯
塞爾維亞
巴纳特
戰區
亞德里亞濱海
阿爾卑斯山麓
傀儡政權
阿爾巴尼亞王國
白俄羅斯中央拉達
蒙特內哥羅
希臘國
匈牙利民族团结政府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馬其頓獨立國(英语:Independent Macedonia (1944))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萊佩爾共和國(英语:Lepel Republic)
卢布尔雅那省(英语:Province of Ljubljana)
洛科季自治區(英语:Lokot Autonomy)
挪威行政委员会(英语:Administrative Council (Norway))
挪威國民政府
塞尔维亚专员政府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斯洛伐克共和國
维希法国
西格马林根飞地
丹麥
專員轄區實際建立
比利時及北法蘭西
荷蘭
挪威
東方
烏克蘭
規劃建立
高加索
顿河-伏尔加
莫斯科
突厥斯坦
其他
新斯瓦比亚
軸心國世界瓜分協商
行政區劃列表:神聖羅馬帝國 · 萊茵邦聯 · 普魯士 · 奥地利 · 德意志邦聯 · 北德意志邦聯 · 德意志帝國 · 魏玛共和国 · 纳粹德国 · 軍事佔領 · 民主德国 · 聯邦德國
规范控制数据库 各地
法国
BnF data
以色列
美国
其他
N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