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是初心,是特色,是追求!“橙杮互动”精准服务1000万同城用户

365bet在线客服 📅 2025-08-25 17:41:06 ✍️ admin 👁️ 3492 ❤️ 913
互动,是初心,是特色,是追求!“橙杮互动”精准服务1000万同城用户

在推动解决加装电梯的问题上,很多市民反映加装电梯难就难在“高楼层和低楼层协调沟通难”。如何解决?有社区干部给我们留言,加装电梯虽然提倡邻居之间协调解决,但大家总得先了解加装电梯的利弊,最好有专业人士给大家先分析分析。

这是否有操作空间?是否大家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记者下沉到各个老旧小区,面对面采访大量居民和社工,了解到大家普遍希望建立一个加装电梯的专家库,为基层百姓提供智力支持。《加装电梯高低楼层矛盾不可调和?市民希望社区和街道能牵头主导协商,社区急需专业支持和出台更全面政策法规》,这篇报道就在这样不断互动、层层跟进的背景下出炉。

效果:“我为党代会献一策”,收到2000多条民生建议。2021年底,杭州出台新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橙柿互动一直在报道提倡的“有必要以政府牵头来为加装电梯提供智力支持”的建议纳入其中,规定:要指导各地组建加装电梯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加梯“帮帮团”。

2

在“互动”中凝聚城市共识,

参与社会治理

案例:橙柿互动融媒体以“橙柿直通车”为抓手,接入杭州城市大脑,实现大数据共享,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橙柿直通车的网上互动版,每天会收到市民留言200至300条,我们对每条都及时回复,并联络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如果遇到一些重大的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就通过“问计于民”连续跟进采访,邀请专家、市民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汇集民意、集纳民智,致力于形成政府、市民、专家、媒体“四手联弹”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机制。

效果:“橙柿直通车”推出以来,至今已经举办30多场线下圆桌会,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市民面对面商讨问题。共接到反映问题的留言2.3万多条,帮助市民解决1.2万多件实事。

在抗疫期间,橙柿直通车网上互动版就化身为“杭州战疫求助平台”。以1月26日至2月9日为例,橙柿互动“杭州战疫求助平台”共收到民意反映4408条,办结4010条,办结率超过90%。

3

在“互动”中打通内容的

“最后一公里”,联结城市福利

案例:2021年杭州市首届市民日,为了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策划了“幸福满天堂”城市福利秒杀活动,征集组织了175家商家,5月3日当天,所有商家云集橙柿互动,近千万福利全城大派送。

效果:市民日当天,大量用户涌入,差点让橙柿互动服务器崩溃,但也收获了大下载量。

打通内容“最后1公里”,意味着整个运营流程要再造。橙柿互动的底盘依托快抱APP。快抱APP是一个电商平台,工具的方便性,马上体现出了运营的价值,让橙柿互动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阅读和点击,而是延伸出了包含秒抢、报名、投票、外链等至少12种可以参与的互动动作,让用户“用”你,而不仅仅是“看”你。

4

在“互动”中实现自我造血,

助力媒体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媒体跨界融合,打通传播和交易任督二脉是关键,而这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工具:在线传播+在线支付。都市快报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商能力建设的媒体之一,旗下电商平台——快抱,通过报纸版面“快抱优选”,通过微信垂直细分号“快抱”,通过橙柿互动APP会员社,通过都市快报官微等途径,构建起了全网络系统性的电商服务能力。

效果:在构建橙柿互动融媒体系时,我们进一步以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通过直播带货、发放消费券、众筹、抽奖、电商等多种形式,做了3000多场活动,提供超过20万个用户参与的城市福利机会,大大拓展了城市服务能力,并把单一属性的阅读用户转化成了付费留资用户。

5

在“互动”中注重“平台化”打造,

致力于打造杭州人的精神家园

案例:去年底的疫情,杭州很多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橙柿互动APP在“橙友圈”内,开设了#隔离日 一起过#话题,请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隔离生活。短短几天时间,上千位网友在话题里晒出了自己的隔离生活,分享了很多温暖的小故事。我们还推出了“厨艺争霸”模式,让大家来秀一秀自己的厨艺。同时,橙柿互动推出“每日一菜”,邀请了曾获得全国烹饪大赛特金奖的李小明大厨,教大家隔离在家怎么烧菜,同时还设计了“防疫餐”。

效果:这些分享,是大家在隔离的日子里,精心烧的一顿饭、看的一场电影、玩的一场游戏、追的一部剧、精读的一本书、打的一通电话……隔离的日子,大家都过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这样的分享,更能扫除灰霾,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乐观积极向上、温暖互助有爱的城市形象。

橙柿互动,互动城市。无论何时,橙柿互动都和杭州市民在一起,是杭州人的精神家园。

6

在“互动”中加深用户感知

夯实用户基础,实现品牌塑造

案例:每年都市快报·橙柿互动都会通过举办未来生活节、西湖音乐节、杭州奇妙夜等一系列大型线下活动,促进同城社交,夯实用户基础。

2017年,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汇聚近百家科技企业,吸引8万人次参观、全国30多家媒体报道。未来生活节目前已经举办5届,成为杭州市民每年期盼的一个重要节展。

另外,还有每年春夏之交的西湖音乐节,至今已连续14年举办16届,已成长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效果: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擅于策划,长于办展,已经逐渐为人所知。更多的用户愿意和橙柿互动合作,从策划创意、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现场搭建、效应沉淀……都市快报在这两年积极的转型升级中,已经锻炼成了一个成熟的全案执行者。

7

全面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

努力走出一条融合转型之路

10个月很短暂,但橙柿互动带给都市快报的影响却巨大而深远。

目前,“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每天有效触达用户达1.5亿人次,并精准服务1000万同城用户。通过“橙柿互动”融媒体传播体系,党委政府的政策、方针,以及杭州好故事、好声音,得到了更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通过全员转型,目前,都市快报采编人员几乎都是掌握采、编、发和全案策划能力的多面手,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协同的作战队伍,并且构建了以互联网立体传播为逻辑的新生产作业方式,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领域进行全面探索。

“橙柿互动”主流融媒体体系,以城市大数据、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以同城社交为用户基础,用优质新闻引导舆论,凝聚城市向心力,参与社会治理,构建了“优质新闻+同城社交+新消费”的都市融媒体模式,深度参与城市发展。其运作模式和成果,将为国内都市类媒体的融合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接下来,“橙柿互动”融媒体传播体系将在巩固现有融合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优质新闻的生产和发布能力,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高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原创:陈 奕 都市快报编委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一年超30个过亿话题,80后“老”编辑如何玩转新媒体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基层融媒如何打造短视频品牌

学会“跑”在新闻前面: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去年34个热搜话题阅读量过亿!来看钱江晚报微博运营的三大“流量密码”

“元宇宙”,会将新闻业导向何处?

全网刷屏,阅读过亿!

《我们的天才儿子》引爆全网带来的思考

出圈传播,打造爆款!

媒体融合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破局”式呈现

元宇宙,媒体融合的3.0时代:

虚实结合,万物互联,无边无际

别放过它!细节!陈丽媛总结夺得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的最深感触!

我和党媒的情缘|工作才三年,他的4篇评论作品夺回4个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我在天目新闻做科技报道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网络传播现象与应对策略

我们常说的新闻稿的“节奏”,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 ▏我怎样在前方报道东京奥运会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这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走出“流量陷阱”,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客户端竖视频变现对策

数字化能力跃升,让新文化报道“翩若惊鸿”!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称谓怎样使用才合适?这篇文章为你细细分析

会议报道绝对是富矿,融媒体时代你更应当让它出圈出彩!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⑫|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

一场评选活动为啥能摘得浙江新闻奖?除了坚持16年?

新媒体作品,如何冲击好新闻奖?专家总结: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如今的报社时政记者,都需要配备怎样的武器库?

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

浙报《深读》 唯深耐读

传媒评论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创意

bt手机怎么打开方式 手机如何打开bt种子文件
货运等级详解 什么是货运等级?
破防多少叫溢出?不太懂破防的上限
适合写作业时听的歌 (*治愈清净)
办公软件怎么求和
医保卡丢了网上可以办理吗?
cpu温度过高会怎么样(CPU过热的影响及后果)
Windows11 微软Microsoft官方制作系统U盘方法,系统安装详细教程
沪昆高速动车组列车